歷史
古代
唐天寶三年(744年),
回紇击败
突厥汗國,建立了
回紇汗國。
安史之乱,回纥协助唐朝出兵平叛;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回紇骑兵攻克叛军占领的帝都
长安;至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安史之乱告结。
唐貞元四年(788年),改稱回紇為回鶻。
開成五年(840年),
回鶻汗國國破,向西分三支遷移,其中一支南下。
咸通七年(866年),
回鶻建立了西州回鶻政權。10世紀中葉,
葛邏祿在中亚建立
喀喇汗王朝(也有說為回鶻,一說為樣磨、葛邏祿),這對維吾爾族
伊斯兰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時維吾爾族的生產由遊牧為主逐漸轉變到以定居為主。
天山一帶和南部原來的
印歐語系民族逐步被回鶻同化。
清代
清
乾隆初年,准噶尔蒙古陷入内乱,清兵趁虚而入,摧毁了准噶尔汗国。1755年,准噶尔统治时期被囚禁于伊犁的
波罗尼都和
霍集占(即大小和卓)被清军释放,派往
回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管理维吾尔人。其后大小和卓率兵反抗清廷统治,终因不得民心,军事实力差距等原因失败,于1759年出逃,被
巴达克山头人处死,尸首移交清廷。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乌鲁木齐建立城市的雏形,清政府在这里开始修筑城堡,形成一定规模后,
乾隆皇帝赐名“
迪化”取啟迪教化之意思(俗称汉城)。1762年設置管理天山南北的
伊犁将军,又设置总管回部各城事务的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其下设办事大臣、领队大臣,分驻叶尔羌(莎车)、和阗、乌什、阿克苏、库车、喀喇沙尔等城。清代的维吾尔族社会处于半自治状态,满、汉、蒙古官员对其军事、贸易、治安以外的日常行政事务较少干预,主要交由当地各级
伯克根据伊斯兰教法管理。
同治年间,即1860年代,清朝整个西北地区爆发大规模反抗清朝统治的穆斯林武装反抗,史称“
同治回乱”。以回族和维吾尔族为主的各族穆斯林在西北广大地区先后与清朝军队进行血腥战斗。1867年,中亞
浩罕汗国将领
阿古柏率军进入新疆,攻占了
库车、
库尔勒,佔領天山以南地区,建立“
哲德沙尔汗国”,后改为“
洪福汗国”。1870年代初,得到俄罗斯和英國支持的阿古柏政权已实际控制了几乎全部新疆地区。1870年末,由
左宗棠率领的清军进入新疆,最终消灭了“洪福汗国”,
恢复了清朝的统治。1884年,新疆正式
建省。
近代
清朝灭亡后,新疆为都督
杨增新所统治,并拥护
中华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1921年以前,各地的維吾爾族群沒有統一的名稱。他們用各自居住地附近的綠洲來稱呼自己。1921年維吾爾族領袖們在
塔什干會面,選擇了維吾爾這個名字作為他們身份的標誌。1928年
金树仁成为
新疆省主席后,
哈密等地发生暴动。1933年11月新疆
喀什一帶成立
东土耳其斯坦第一共和国,但不久后即为
回族军阀
马仲英消灭。1934年,新疆维吾尔文化促进会成立,该会呈请将族名恢复原名。1935年,新疆边防督办公署及新疆省政府发布关于将“缠族”名称改为“维吾尔族”的通令。该通令称,(巴楚县志,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7页。)1935年1月14日,巴楚县政府奉命张贴该通令。1930年代初,
盛世才在新疆主政,對之以採取鐵腕政策。1944年9月,在
伊犁、
塔城、
阿山三個地區爆發大規模反政府叛亂,並于11月成立
東突厥斯坦第二共和國。
现代DNA研究显示,现代维吾尔族人拥有西部
欧亚特定
单倍群的比例是42.6%。
[6]
人口
2011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境内的维吾尔族人口为10069347人,占中国人口的0.7555%,是中国第四大少数民族。
中国各省分布
服飾
維吾爾族人生活受
西域文化影響,服飾以毛織而成,圖案豐富多運用幾何紋樣。維族婦女喜歡戴
頭巾蒙面紋,喜愛“
艾德莱丝绸”縫製的寬鬆連衣裙。男子愛穿豎條花布,“
拜合衫綢”製作的無領外衣。全族都戴“
花帽”。
近代以来,由于受到
西方和俄国的影响,维吾尔族平民大多喜好穿着西式服装并配以花帽和头巾等装饰品以表明
民族身份。
飲食
維吾爾以
饢(naan,維吾爾麵包,但区别于面包,最长的能存20天左右)為主食,是一種由麵粉烘焙出來的烤餅。小環形饢就是bagel的原始型態。
維吾爾人常飲用
砖茶,有節日時,會用
抓飯(polo)招待訪客。
拉條子(leghman,该词为中国西北地区汉语方言“拉个面”的音译),又稱拌面、拉面,是維吾爾的主食之一。通常選用精白麵加水和制,麵團要軟硬適度,太軟、太硬都不行,麵團要多揉,揉出筋道。然後切成細條搓圆后拉開入沸水煮熟即可食用。拌面的菜可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維吾爾人最喜歡吃的拌面菜是“過油肉”:選用牛肉揉入澱粉過油,加青青椒、番茄、洋蔥或蒜炒熟佐面。則紅、綠、白相間,香辣可口。
烤包子(samsa),是比较普遍的维族食品,大多数为矩形,也有菱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由麵粉做皮包裹,并以羊肉,洋葱为主要馅料烘焙出來的食品。
大盤雞源于新疆沙灣縣,是一種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主要用雞肉、麵條、馬鈴薯、辣椒製作的一種食品。將處理乾淨的雞剁成小塊,馬鈴薯去皮切片。調料可以有鹽、薑、蒜、蔥、花椒、辣椒,根據口味自選。
姓名
近代在
新疆的维吾尔人采用
阿拉伯式的
父子联名制,其全名由本名和
父名組成,本名在前,父名在后。比如一個叫「约麦尔·阿布拉(Ömer Abla)」的人,「阿布拉(Abla)」是他父親的名字,而「约麦尔(Ömer)」則是他本人的名字,他的兒子會採用「约麦尔(Ömer)」這個名字作为父名。因此除贵族外的维吾尔人大部分是没有姓氏的。
在其他地区,如
中亚各国的维吾尔人,由于受到
苏联统治的影响,有固定的
姓氏,如已故
俄罗斯流行歌手「
木拉提·纳斯洛夫(Murat Nasirow)」和其父「司馬義·納斯洛夫(Isma'il Nasirow)」,均以「納斯洛夫」作为姓氏。
而中国河南、湖南等地的
回鹘人后代早已汉化,使用中国姓、氏,如
翦伯赞等。
語言文字
三種不同字母體系的維文: |
拉丁維文 ULY | Uyghurche Unicode asas qilin'ghan tékist kirgüzüsh ramkisi. |
老維文 UEY |
ئۇيغۇرچە يۇنىكود ئاساس قىلىنغان تېكىست كىرگۈزۈش رامكىسى.
|
西里爾維文 USY | Уйғурчә Unicode асас қилинған текист киргүзүш рамкиси. |
维吾尔语的電腦输入问题
隨著
unicode的到來和電腦的普及,維吾爾電腦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不但解決了
老维吾尔文的問題,同時也將
拉丁维吾尔文在互聯網上廣泛應用。不過由於經濟落後,電腦在维吾尔族中的普及率還遠遠達不到世界平均水準。
傳統醫學
文學
簡介
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維吾爾族文學史上又出現了三個抒情詩人:
赫爾克提、
翟梨裏和
諾比提。19世紀中葉,在維吾爾族文學史上出現了反抗满清封建統治的詩篇和歌謠,同時提出發展教育、向愚昧挑戰、學習科學等極為進步的口號。代表人物就是
阿布都哈里克·維吾爾(Abduxaliq Uyghur)。
《突厥語大詞典》
作者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Mexmut Qeshqeri)走遍了當時的
突厥部落,進行語言文化調查,為《
突厥語大詞典》的成書收集到了足夠的資料。歷時15年的
語言學調查之後,他才開始了
巴格達之旅。
巴格達是當時的
伊斯蘭中心和
哈裏發的首都。在
巴格達,他和著名的學者、語言學家交流,向前賢們請教,在思考和比較中使自己的學術水準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度和境界。1072年2月25日,麻赫穆德·喀什噶里開始了他一生中最輝煌的事業,經過四次反復編纂充實和完善,1077年1月9日,《
突厥語大詞典》這部經典巨著終於面世了。這部語言學巨著,不僅得到了
阿拔斯王朝二十七世
哈里發奧布林凱西姆·阿布杜拉的獎勵,還在當時就產生了相當廣泛的影響。
《
突厥語大詞典》的75000條詞目是西元11世紀生活在
中亞地區人民的生活
百科全書。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用生動的實例闡釋了這些詞目的詞源和使用,同時指出了11世紀維吾爾族和其他
突厥語族的語言、以及各個方言的區別,說明了語法、語音規則。《
突厥語大詞典》還詳細地介紹了
突厥語的有關部落的歷史知識。當時,
伊斯蘭哲學觀佔有統治地位。但是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沒用局限於單純得宗教思想,儘可能還原當時
突厥民族的歷史原貌。《
突厥語大詞典》敍述的事件和
阿拉伯、
波斯旅遊者的記錄以及漢文史書上的記載,基本吻合。在用
阿拉伯語寫作的學者中,關於
中亞民族的記載,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是唯一的不依賴書本而且是在生動事實和傳說的基礎上嚴肅求證的人。總而言之,鴻篇巨作的百科全書《
突厥語大詞典》,內容上多角度地綜合地釋明瞭
黑汗時代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人們對它的研究,早就超越了“詞典”範疇,它已經成為人類語言學史上永垂不朽的偉大著作。
《福樂智慧》
哲理長詩《
福樂智慧》有著語言,文化、藝術、法律、天文學、倫理道德、文化人性論、哲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和價值。其中體現法制的觀念,人權思想,重知識、講實用的認知觀,以“
無常”為核心的發展觀,以及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的思想,治國綱領等,是其中的主要精髓。
近代詩歌
- 「觉醒(Oyghan,節選)」
- 作者:阿布都哈裏克·維吾爾
- 1921年於吐魯番
- 嘿,困苦的維吾爾,觉醒!你也该睡够了,
- 你已一无所有,再这样就是走向毁灭~
- 你要是不从灭亡中自救,
- 啊,你的境况危险,境况危险~
- 原文:
- Hey, péqir uyghur, oyghan, uyqung yéter,
- Sende mal yoq, emdi ketse jan kéter.
- Bu ölümdin özengni kutkuzmisang,
- Ah, séning haling heter, haling heter.
庆典文化
麦西热甫(
維吾爾語:مەشرەپ,
英语:meshrep)又称
麦西来甫,是
维吾尔族的一种含舞蹈的一系列传统表演艺术。麦西热甫源自
阿拉伯语,
维吾尔语意为“聚会、场所”,是古代维吾尔族先民祭祀丶祈福丶庆典活动的遗存和发展
[7]。2010年11月15日,经正在
内罗毕举行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麦西热甫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即麦西热甫的存续状况受到威胁,需制订专门计划进行急需保护
[8]。
音樂
維吾爾傳統音樂
維吾爾木卡姆
“
木卡姆”是
中亞、
南亞、
西亞、
北非及整個
伊斯蘭文化圈內擁有的一種樂舞形式。“
木卡姆”這個詞源於
阿拉伯語。在現代
維吾爾語中,這個詞有廣、狹兩個含義,廣義指一種大型古典歌舞套曲,狹義則指以散板形式
維吾爾木卡姆,他被譽為“維吾爾音樂之母”,源於民間,是融合維吾爾民歌、器樂、說唱、歌舞於一體的大型歌舞套曲形式。
維吾爾木卡姆與其他國家的木卡姆相比,數量最多,藝術形式完整,為世界所矚目。
椐今
新疆和田學者
毛拉·伊斯邁托拉·穆吉孜的《樂師傳》 (1893)記載,
木卡姆形成於15到16世紀。
維吾爾木卡姆按流行地區和風格特色,可分為南疆木卡姆、北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留番木卡姆等等多種。每一種木卡姆有六至十二套。人們常說的十二木卡姆,是指南疆木卡姆,是由十二部大型古典套曲組成,每一部套曲又包括“
窮乃合曼”、“
達斯坦”和“
麥西熱甫”這三個大部分。“窮乃合曼”從散板序唱開始進行,緊接是慢速的太孜,到熱烈的賽乃姆和大賽勒克,末尾以輕快的太喀特結束,其中有歌曲和舞曲,各曲間有間奏曲。“
達斯·坦”由三到六首敍事歌組成,曲間有完整的間奏曲,音樂由慢而快,曲調相當流暢。“
麥西熱甫”由三至六首節拍不同的舞蹈歌曲組成,曲間無間奏曲,情緒熱烈而奔放。十二木卡姆共有歌曲、樂曲260首,全部演唱一遍需要二十多個小時。伴奏樂器有
薩它爾(主唱者自拉自唱)、
彈布林、
熱瓦甫、
都它爾、
丈介克、
卡龍、
小手鼓等等。
北疆木卡姆,是19世紀由南疆傳入,也有12套。除沒有“
窮乃合曼”之外,結構與南疆木卡姆相同。音樂比較明快,主演唱者用
彈布林或者
薩它爾。而哈密木卡姆流行於東疆的哈密地區。與南、北疆木卡姆相比較,風格結構不盡相同。它由短小的散序起唱,接著演唱系列短小的歌曲和歌舞曲,無間奏曲。它也有十二套,稱哈密十二木卡姆。其伴奏樂器有哈密
艾介克(似
中胡)、
刀郎熱瓦甫、
手鼓等。全部歌曲有262首,從頭演唱一遍約需12個小時。
木卡姆唱詞,一些為古代名人詩作,每行15個音節,基本表現人民熱愛生活,批判黑暗,嚮往幸福;另一類來自民間藝人,每節4句,每句7個音節,內容多反映愛情和生活。
刀郎藝術
刀郎是
喀什地區麥蓋提、
巴楚、
莎車的一種文化現象。
刀郎舞稱
刀郎賽乃姆,音樂稱
刀郎木卡姆。
刀郎舞是一種禮俗性舞蹈,逢節日喜慶,人們都要跳
刀郎舞。開場時唱散板序歌,不舞。接著按嚴格的程式歌舞:奇克提麥(6/8)、賽乃姆<4/4)、賽乃克斯(2/4)、賽勒瑪(2/4),跳刀郎舞的時候,人們要圍圈席地而坐,男女相對起舞,動作粗獷、豪邁。音樂由慢變快,舞蹈由兩人對跳變為集體舞。隨後出現雙人競技性旋轉表演。
刀郎舞的唱詞,有表現狩獵、打仗和生產勞動的,也有反映愛情生活。歌腔高亢激越。伴奏樂器有
刀郎熱瓦甫,
刀郎艾介克、
卡龍、
小手鼓等。
民歌
維吾爾族
民歌和
木卡姆有近似的情況。由於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不同,各地維吾爾族民歌風格有著明顯的不同。
伊犁民歌多抒情;
哈密民歌多簡短明快;
喀什民歌多奔放粗獷。維吾爾歌手演唱常有樂器伴奏。北方歌手喜用
都它爾和
彈布林;
哈密歌手喜用
哈密艾介克;南方歌手喜用
喀什熱瓦甫。民歌的
音階、
調式方面,
南疆大部分地區的民歌運用七聲音階或多於七聲的音階,有不一般的感受。東北地區有不少民歌運用五聲、六聲音階。
達斯坦有兩種類型,分別為長篇和短篇。長篇多說唱帶故事情節的內容,曲調通常由上下句組成,多數沒有有拖腔。演唱者可根據唱詞內容靈活壓縮或擴展樂句,比較自由。短篇達斯坦,通常反映新鮮事物或愛情。音樂多方整結構,旋律性強,有的唱腔直接採用民歌,歌詞七詞一句,四句一首。伴奏樂器,南疆用
熱瓦甫,北疆、東疆用
都它爾。
柯夏克是由藝人自彈白唱有一種民間彈唱形式。它用一段曲調演唱多段唱詞,內容有愛情和對社會不正之風的諷刺等。
器樂
維吾爾族的樂器、形式豐富多彩,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音樂生活現場,有不同的樂器與樂器組合演奏形式,表現力豐富,有中國一帶的古樂器
塤,又有來自
波斯、
阿拉伯等地的
薩它爾、
彈布林等。大部分得樂器與
波斯、
阿拉伯國家的同名樂器近似,少數則是同名異器,反映出
伊斯蘭世界所用樂器的共性。譬如
達蔔、
納格拉、
奈依、
薩它爾、
都它爾、
彈布林、
卡龍等是
中亞、
西亞許多國家中的主要樂器。這類樂器在維吾爾民間同樣流行。樂器往往製作精美,隨著演奏技巧高度發展,樂器都具有獨奏性能和豐富的獨奏曲目,這顯示出維吾爾族器樂的發展水準。同時,維吾爾族樂器吹、拉、彈、打各種形式俱全,打擊樂器在音樂和歌舞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西域聞見錄》(雲岫抄藏)卷七寫道:“回樂以鼓為主”’“聲音抑揚高下,隨鼓而起落,而歌舞節奏之盤旋,亦以鼓為節”。
由於地處中西交通的樞紐,維吾爾族音樂的顯著的特點是它的
音階、
調式採用
中國、
波斯——
阿拉伯和
歐洲三個音樂體系。以
喀什文化古城為中心的南疆地區,大多採用
波斯——
阿拉伯體系,東疆、北疆地區則借鑒了
中國音樂的元素。
波斯——
阿拉伯體系的音階調式的特點之一是音階的第三,五,七級音常閑升高或降低 ——個全音的1/4音。這些變化音的運用,是形成維吾爾族音樂獨特風格的重要成分。
流行音樂
由於維吾爾族在音樂方面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悠久的傳統、和獨特的感情和熱情,近些年,維吾爾流行音樂發展迅速。維吾爾
流行音樂繼承了維吾爾傳統音樂的一些元素,但也大膽的進行創新和改革,隨著
電子樂和現代樂器的出現,使得維吾爾流行音樂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比如對於
西班牙弗拉門戈風格的嘗試。
艾斯卡爾(Esqer,灰狼)是維吾爾
搖滾音樂的代表。對音樂的追求,使得他放棄了電影播放員的工作,而來到
北京創建了
灰狼樂隊。幾經轉載,終於實現了歷史的突破,在維吾爾流行音樂歷史上,有著里程碑的作用。
艾斯卡爾的音樂深深地呼喚著自己的民族,有著很深的感情,因此為廣大維吾爾人民所愛戴,他曾被譽為“維族人一生的老師”。
- salam Lutpulla esleymen séni, tapsam qewrengge yupuq yasaymen, qaysi yer séni aldi qoynigha, qewrengni sha'ir nedin soraymen.
- ajayip heywet qeyser iding sen, shunga düshmenler körelmigenni, qaysi namert sanga qildi biwapa, salam Lutpulla esleymen séni.
- 帶上我出發,去尋找努甫拉。蹋遍烈日下的黃沙,是哪里掩蓋著他。為你種上花,你能否看到它。我們在尋找著你,呼喚著努甫拉。每個人身體中,流著你的血。因此這塊土地,也就是你的家。眼中沒有淚水,我不再懼畏。因此這塊土地,也就是我的家。你的靈魂和詩句,已經融入我身軀。
艾爾肯·阿布杜拉(Erkin Abdulla),出生於
喀什地區的
葉城,憑藉英俊的相貌和深情的
吉他演奏,成為近年湧現出的另一個新星。
艾爾肯的音樂風格不同于傳統風格,音樂更現代更具國際化。
艾爾肯的舞臺演出形式多樣、格調時尚,展現了維族新生代的新形象具有強烈的時代感。
艾爾肯的代表曲目
專輯 | 代表曲目 |
走出沙漠的刀郎 Karwan yoli | 奧達木 Orda xénim,維族姑娘 Uyghur Qizi |
一千零一夜 Ming Bir Kéche | 巴郎仔 Balangza,愛的要死 Men öley |
城市之夜 Sheher Kéchisi | 城市之夜 Sheher kéchisi |
二道橋的故事 Döngköwrük | 愛的墓碑 Abide,二道橋的故事 Döngköwrük |
博客 Blog | 博客 Blog,媽媽,你不在 Anam, sen yoq |
在中亚地区,
木拉提·纳斯洛夫被誉是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维吾尔”,他英年早逝,但留下了众多作品,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属一曲“Aydin Kéche”,传遍
独联体大江南北。同时,他也演唱了很多的
俄语歌曲。
此外,流行音樂在維吾爾年輕人中開展地非常普遍,尤其各大高校中都有維族樂隊,比較典型的是
湖南大學的“
新樓蘭樂隊”(Yéngi kiroran)。
經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2年夏季,在新疆地区的農村完成了“
減租反惡霸”運動;1953年底完成了“
土地改革”。從1953年起先後建立9個民族鄉、7個民族區、6個自治縣和5個自治州,1957年,全區完成了“
社會主義改造”。
1950—1988年
新疆用於基本建設的投資累計330億元。經過投資建設,初步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經濟格局發生了變化。
自然經濟與
計劃經濟正在向
商品經濟的
市場經濟轉變;封閉型經濟開始向外向型經濟轉變;單一的
農牧經濟結構正在向
綜合經濟結構轉變。199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農業總產值達207.6億元。很多等現代化工業在天山南北發展壯大。農、林、牧、副、漁、鄉鎮企業繼續發展。商業流通、對外貿易出現了新的機遇。
然而由于新疆的工农业绝大部分集中于国有企业,包括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手中,以及
西气东输等资源开发计划不足给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新疆本地居民带来足够的工作岗位和经济补偿,新疆地区的民族间经济差距日益巨大,使得自治区的很多民族政策无法落实,同时
东突恐怖组织的破坏也使得包括旅游业在内部分行业受到影响。农业方面,虽然国家采取管控价格收购棉花、粮食、水果和牧业产品以保障当地农民稳定收入,而维吾尔农村地区存在语言、文化和信息闭塞等诸多情況,生产方式的相对原始落后,农业方面收入较低。
维吾尔族名人
现代体育人物
现代演艺人物
现代社会人物
- 吾爾開希:前學運領袖之一,現為政治評論家
- 海莱提·尼亚孜:维吾尔在线管理员
- 伊力哈木·土赫提:维吾尔在线创办人
- 阿布都萨拉木·托乎提:曾历任新疆第二师范语言文学教师,新疆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彩色识字课本》在2000年3月荣获世界学术贡献金奖。曾被评为自治区语言文字研究工作先进工作者,被授予"全国民族文字教材做出突出成就的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并获得荣誉证书及奖励。
- 阿地里·阿里木:blip懂爱梦想爱心团队创始人,领导人,负责人,杰出青年慈善家。
- 哈木拉提·吾甫爾:1996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醫研究所所長
- 伊力汗·奧斯曼:2001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新疆電視台副台長
- 迪丽娜尔·阿不都拉:2002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國家一級演員,舞蹈家
- 阿迪力·吾休尔:2005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特技演員,達瓦孜第六代傳人
现代政治人物
- 包爾漢:前新疆省政府主席
- 阿合买提江·哈斯木:三區革命的指挥者
- 賽福鼎·艾則孜:中國共產黨第十、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 阿巴索夫:三區革命領導人
- 翦伯赞:湖南维吾尔族,歷史學家
- 铁木尔·达瓦买提:第八、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前主席,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前主任
- 司马义·艾买提:曾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國務委員,政治家,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前主席,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前主任
-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前主席
- 努爾·白克力:現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主席
注釋
- ^ 聚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散居中国其他省市。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 ^ Агентство Республики Казахстан по статистике :Итоги переписи населения Республики Казахстан 2009 года...Численность населения Республики Казахстан по итогам переписи населения 2009 года на момент счета на 12 часов ночи с 24 на 25 февраля 2009г. составила 16004,8 тыс. человек . Доля уйгуров в общей численности населения страны составила – 1,4%.Численность казахов увеличилась по сравнению с предыдущей переписью на 26,1% и составила 10098,6 тыс. человек. Увеличилась численность узбеков на 23,3%, составив 457,2 тыс. человек, уйгур - на 6%, составив 223,1 тыс. человек. Снизилась численность русских на 15,3%, составив 3797,0 тыс. человек; немцев - на 49,6%, составив 178,2 тыс. человек; украинцев – на 39,1%, составив 333,2 тыс. человек; татар – на 18,4%, составив 203,3 тыс. человек; других этносов – на 5,8%, составив 714,2 тыс. человек.
- ^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комитет Кыргызск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 :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и жилищного фонда Кыргызск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 2009 года в цифрах и фактах - Архив Публикаций - КНИГА II (часть I в таблицах) : 3.1. Численность постоянного населения по 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ям
- ^ CNN.com - Xinjiang: On the new frontier - Apr 21, 2005
- ^ Yao YG, Kong QP, Wang CY, Zhu CL, Zhang YP. Different matrilineal contributions to genetic structure of ethnic groups in the silk road region in China. Mol Biol Evol. Dec. 2004, 21 (12): 2265–80. PMID 15317881.
- ^ 韩春英, 毛海英. 维吾尔麦西热甫-木卡姆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4(4): 15.
- ^ 亚心网. 《麦西热甫》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11-19.
外部鏈接
參見